当前位置: 首页 >> 林业改革发展 >> 国有林场·森林公园 >> 正文

省自然资源厅来我市调研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工作

林场站  朱士利  2021-04-19 


4月14日-16日,省自然资源厅林业改革发展处处长姜华先一行来我市调研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工作。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音波,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连,平邑县县长陈士贤,平邑、费县、沂水、沂南等县林业主管部门、国有林场总场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平邑县国有万寿宫、明光寺、大洼林场,费县国有塔山、大青山林场,沂南县国有北大山林场,沂水县国有辛子山、沂河、沂山林场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市县林业部门、林场总场、国有林场有关同志开展座谈交流。


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调研组对我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继续巩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工作,创新经营机制,着力破解国有林场经营理念陈旧、经营机制不活等痛点;创新引人用人机制,积极争取各类优惠政策,拓宽人员进入通道,着力打通国有林场人员老化、人才断档等堵点;创新生态修复模式,解决森林资源林分过密、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质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等难点;继续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国有林场发展提供更多好经验、好做法。


调研组指出,当前国有林场普遍面临着人员老化断档问题,职工平均年龄多数在50岁以上,林场作为全额事业单位,人才引进上逢进必考,由于林场多数地处偏远山区,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人才招聘时缺乏吸引力,很难引进高水平人才,出现了“愿进的进不来、能进的留不住”的尴尬;国有林场多数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栽植的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为黑松、侧柏、刺槐、赤松、麻栎等,林龄多数已达60年以上,林分老化严重,林木生产力低下,资源质量急剧下降,生态防护效果降低;国有林场多年以来一直是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基础产业,各级财政对国有林场建设投入不足,与国有林场所承担的生态、社会功能严重不符。下一步,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工作要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发展,逐步解决国有林场的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