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林业改革发展 >> 国有林场·森林公园 >> 正文

我市实施四点突破,开创国有林场发展新局面

林场站  林登峰  2021-01-19 

2021年,全市国有林场工作以提升蒙山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打造鲁南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抓住蒙山区域作为省委杨东奇副书记省级林长责任区的机遇,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我市生态建设中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通过科学组织实施一系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工程,攻克难点、破解痛点、打通堵点、打造亮点,唱响“山绿、场活、人富”主旋律,为推进大蒙山生态试验区、加快建设“世界地质名山、国家生态样板”奠定坚实基础。

攻克难点,全面提升森林质量。突出三大主攻方向,着力攻克蒙山区域森林资源林分过密、结构不合理,部分林区出现树势衰弱、死亡等难点。一是按照森林经营目标和林分退化程度,推广5处省级林长示范点森林质量提升模式,以海螺寺、明光寺、万寿宫、大洼、天麻、塔山、大青山、孟良崮、北大山9处国有林场为重点,启动环蒙山森林质量提升工程,采取抚育、更新、改培、改造等措施,着力降低黑松密度,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彩化树种、珍贵树种,构建环蒙山森林质量提升圈、森林防火阻燃圈、松材线虫病阻隔圈,构建混交、异龄、复层、多彩、健康的森林景观,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全面打造蒙山省级林长示范区生态样板。二是紧紧抓住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契机,积极借鉴贵州、广西等地的经验做法,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城投集团等部门配合,因地制宜搞好研究谋划,先期以费县、平邑、蒙阴、沂南的国有林场为重点,编制我市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和可研报告,争取政策支持,力争一期项目尽快落地实施,通过营造和培育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不断提升森林生态效益、保障木材供应安全,推动蒙山区域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三是在市级林长国有林场责任区,大力实施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森林质量提升等一系列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推进面上森林质量提升。

破解痛点,创新多种经营机制。坚定不移走经营富场的路子,着力破解国有林场经营理念陈旧、经营机制不活等痛点。选择蒙阴天麻林场、岱崮林场,平邑天宝山林场、浚河林场,费县祊河林场,沂水沂山林场、沂河林场,沂南孟良崮林场等进行试点,严格按照分类指导、因场施策的原则,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依托林场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林场经营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实现国有森林资源向资产资本的转变,全面盘活国有森林资源,再造国有林场发展新优势,实现国有林场资源增长、林场增效、职工增收。

打通堵点,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场战略,着力打通国有林场人员老化、人才断档等堵点。学习借鉴蒙阴县国有林场招聘退伍转业军人的经营做法,降低人员招聘准入门槛,拓宽人员进入通道;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国有林场与临沂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力度,全面提升国有林场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水平;放宽国有林场职工职称评聘条件和岗位限制,支持国有林场参与精神文明等创建活动并享受相应的政策性资金。

打造亮点,全面提升林场形象。打造三个亮点,着力提升国有林场整体形象。一是选择沂水县国有沂山林场、国有沂河林场,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在巩固提升“四小”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探索现代林场规范化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为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后的林场后续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二是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进一步加大对全国最美护林员祊河林场职工杨德菊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策划组织好先进事迹宣讲工作,组织临沂广播电视台、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等主流媒体到国有林场持续开展走基层宣传报道活动,全面展现新时代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风貌。三是开展“守初心、担使命、建功新时代”国有林场建设成就巡展活动,围绕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提升、规范化管理、珍贵名贵树种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培植、林业科研推广、森林资源管护等方面,着力挖掘一批典型人物,展示一批建设成就,打造一批文艺作品,倡树“坚韧坚守、执着奉献、忠诚担当”的新时代林场精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