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费县特色经济林创新服务团队正式成立,共有队员9名,其中技术顾问1名,高级工程师3名,中级工程师5名。以服务果农为宗旨,以传播实用技术为目的,团队成员将多年基层果树管理的实践经验带到田间地头,深得果农的信任与推崇。
一、郁郁果香溢满园。“今年的山楂树挂满果喽,长势喜人,多亏了咱特色经济林创新服务团队的悉心指导啊。”费县大田庄乡大柳泉村果农王善停高兴地说。
山楂在费县栽培面积广,适应性强。但仍有一些果农对山楂树栽培管理技术没有很好地掌握,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直接影响了山楂的产量和质量。而王善停的果园是费县特色经济林创新服务团队联系的八个实践园区之一,通过服务团队的悉心指导,这里的山楂无论是从管理方面还是从市场销售方面都是全县山楂树种植教科书级的典范,种植至今,每年都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王大爷更是受邀在全县食用林产品安全培训会上作经验介绍,得到了果农们的一致肯定。
二、惠民富民天地宽。自团队成立以来,队员们每月都坚持到实践园区查看果树病虫害防治情况,检查果园生产档案和农业投入品购买使用台账,指导果树花前复剪,疏花、疏果、及时摘心,指导病虫害防治和安全用药,指导加强灾后管理,检查瓜果成熟情况,根据情况指导果农适时采收并立即秋施基肥,适时浇水。在田间地头,他们和果农探讨果品销售策略,预判果品销售形势。春夏秋冬,四季流转,这个团队见证着每一棵果树的生长周期变化,见证着果农们从无到有,从穷到富的发家历程。
“由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痴迷,我觉得团队成了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次来这里,都能真切感受到果农质朴的热情,我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果树种植管理知识,也深切体验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到果农的喜悦。”队员王艳华说。
三、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群众办实事就要对症下药,开对“药方”,心中带着“快乐”,才能感知为民服务的欣慰。时值今日,科学种植的技术已通过队员们一堂堂课,一次次亲手示范,慢慢在费县大地上传开,核桃、板栗、山楂、榛子、花椒、柿子……果园里,有辛勤的汗水,有泥土的芬芳,有丰收的喜悦,更有富裕而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