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郯城县充分利用域内林地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旅游等产业,全县林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林下经济规模达到4.8万亩。
一是林粮间作模式。林粮间作模式简单、见效快,容易被农民接受。我县充分利用杨树、板栗等1-3年未成林地,间作套种大豆、花生、小麦等低杆农作物,每亩纯收益150-200元,全县林粮间作面积5000亩。
二是林药间作模式。积极推行“以林为主、林药间作,以短养长、良性发展”的高效种植模式,在国槐、法桐大苗培植园内间作芍药,既取得了较好的绿化效果,又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共发展林药间作基地680亩,平均每亩增收900元左右。
三是林禽供养模式。利用沂、沭河两岸杨树丰产林、银杏大树及马陵山松树林下空间,养殖鸡、鸭等家禽,发展养殖业,实现林禽共生、林禽互利。全县林禽养殖专业户70余户,饲养家禽7万余只,年产值380余万元。
四是林菌模式。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引导、科技推广等措施,重点发展“二河二条路”沿线的林下食用菌生产,“二河”即沂河、沭河,“二条路”即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在其沿线的绿化带下生产食用菌,发展面积320余亩。
五是发展林下旅游产业。马陵山景区利用清泉寺林场发展旅游,胜利镇贾湾村、重坊镇银杏村利用银杏森林公园发展旅游,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利用古银杏群发展林下旅游产业,目前发展面积4.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