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森林资源保护 >> 森林防火 >> 正文

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笨办法”巧解防火水源地缺失难题

林场站 费县大青山林场    2024-06-17 

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面积1.42万余亩,其中1.3万多亩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属于重点防火区域,防火压力大、任务重,受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的制约,立项建设防火水源地难以获批,面对此困境,大青山林场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巧妙施策,有效破解防火水源地缺失难题。

废弃护林房变成蓄水窑国有林场改革以来,费县大青山林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其中建场初期建设的5处简陋护林房基本废弃,为充分利用这一闲置资源,林场简单收拾后在每处放置了100个小水桶,相当于增设了5处1方水的蓄水窑,入冬前将采取防冻措施,以备应急之需。

布设蓄水罐串联防火水线为尽量弥补山水项目难以实施的缺憾,费县林业发展中心优先为大青山林场购置蓄水罐20个。为进一步缩短取水半径,大青山林场结合自有及周边水源地,将20个蓄水罐分布在10处地方,与靠前驻防森林消防队伍密切配合,开展实战演练,第一时间注水的同时,掌握了应急反应、铺设水带及注水时间,10处蓄水罐延伸水源地8处、串通水线近10公里。

利用低洼地建防火水源地为解决五彩分区五彩北沟两侧1500亩林地缺少防火水源地的问题,经多次现场勘查,林场最终确定了整修巡护便道最佳路线,在路边低洼处挖蓄水池2处,并用“笨办法”(毛毡打底铺设大棚塑料布)做了防渗处理,目前,两次有效降雨后2处蓄水池已蓄水30余方,此举延伸防火巡护道路1000米、蓄水180方,能有效解决五彩北沟1500亩区域内防火水源地、巡护道路缺失问题。

老办法防渗旧塘坝再利用国有林场改革前建设的蓄水塘坝,因地势和技术原因,有几处因漏水一直不能正常使用,特别是瞭望台南部的五号塘坝,彻底修缮不但资金需求量大、破坏周边生态,还很难保证修缮效果,为破解此难题,林场用最笨的“土”办法,清理底部杂物、铺设毛毡后,又整体铺设了一层加厚塑料膜,四周经妥善处置,可蓄水1000方,目前,两次有效降雨后已蓄水50余方,此举能有效解决周边2000亩区域内防火水源地缺失问题。

下一步,林场将在原五彩检查站、小刘庄、种子园等4处低洼地,继续采用“笨办法”增设水源地,同时继续优化水源地布设方案,随着县林业发展中心购置的第二批20个蓄水罐陆续到位,力争2024年11月前达到取水半径500米的水源地建设要求,为做好护林防火和开展林下经济提供坚实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