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产业规划设计院工程师董博源、石宇宸一行2人到罗庄区武河湿地开展国家重要湿地调研,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景宾,罗庄区政协副主席李善农等陪同调研。
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现场核查拟申报临沂市罗庄区武河国家重要湿地有关情况,现场重点核实武河湿地总范围面积和边界、湿地面积和边界、国家重要湿地认定标准的条件,指导武河湿地完善申报材料。
武河湿地公园是2009年临沂市委市政府为解决鲁苏边界水污染问题,按照山东省“治、用、保”并举的治污思路,在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原则基础上,投资1.048亿元兴建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治污项目。 经调查统计,区域内共有植物179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5种,被子植物47科93属103种,浮游植物7门76种,植物多样性丰富。除部分为引入观赏植物外,主要以本土树种为主。区域内有无脊椎动物200种,其中昆虫161种、浮游动物39种;脊椎动物145种,其中兽类12种、爬行类5种、两栖类7种、鱼类34种,鸟类87种。广阔的湿地环境为各种鸟类栖息、觅食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是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繁殖地,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此停歇和越冬。2016年8月通过国家级湿地公园验收,成为临沂市第一家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016年12月荣获“山东省最美湿地”称号。
公园的建成有效解决了陷泥河、南涑河城区尾水净化问题,维护了淮河流域水质安全,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发挥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科普宣教、旅游观光等作用。对于缝合临沂城市与自然空间的纽带,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对于彰显临沂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孝文化、生态文化等历史、自然景观文化,促进临沂科学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