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保护地管理 >> 自然保护地 >> 正文

兰山区: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 着力提升全区生态保护管理水平

兰山区林业发展中心  曹志  2020-04-26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精神,按照3月19日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松材线虫病防控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兰山区林业发展中心积极结合全区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整合优化工作,着力提高生态保护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兰山区在全市率先完成项目招标、调查摸底、分析评估阶段工作任务。

‍‍一是科学谋划。自《指导意见》下发后,中心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认真研究,就如何积极主动做好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进行科学谋划。二是精心组织。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7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全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专班”,专门负责经费的申请、招标、调度、督导。三是系统学习。为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组织工作专班全面认真系统学习《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山东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临沂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内容和全市松材线虫病防控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贯彻落实到到实际工作当中。四是细化任务。依据《山东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和《临沂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整合优化工作流程主要分为调查摸底、分析评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工作四项内容。调查摸底,要求结合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生态红线评估和国土空间规划,对全区自然保护地全面调查摸底,摸清现有自然保护地类型、数量、用地类型、规模与分布现状,查清每个自然保护地的面积、边界、主要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以及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了解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自然资源产权、管理体制、机构编制、人员队伍等情况。分析评估,制定评估体系,组织专业团队,开展自然生态和人文价值评估、自然保护地现状与管护成效评估,重点评估保护范围、保护对象、资源价值、重叠情况和生物多样性、生态敏感性等内容,形成全区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报告。整合优化,依据调查摸底和评估审核结果,编制全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明确整合优化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和程序安排,整合优化前后类型、数量、规模与分布变化情况,自然保护地机构设置与编制方案等。勘界立标,依据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规范》,全面做好勘界立标工作。五是加强督导。适时调度负责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山东鸿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确保按照时间节点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下一步,兰山区将继续按照各级对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完成好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区生态保护管理水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