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修复 >> 国土绿化 >> 正文

强监管 促整改 提质量 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尹鲁波  2025-04-01 

今年第一季度,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强监管、促整改、提质量”为主线,全力推进国土绿化攻坚行动,谱写林业生态建设新篇章。

精准攻坚造林,做实生态修复。聚焦沭河沿线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采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等技术,攻坚造林50亩,栽植杨树2800余棵,带动河流沿岸营造防护林500余亩。同时,抢抓春季造林关键期,强化宣传动员和督导验收,更新造林900余亩、幼龄林抚育1000余亩。造林过程中,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造林区域进行测量,科学规划造林地块,精准测算苗木需求。造林前根据立地条件划分立地类型,制定符合生态规律的造林方案,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和混交模式,避免大面积纯林。坚持标准化作业流程,确保根系舒展、深度适宜。

全民义务植树,有效提质扩面。依托“全民义务植树网”平台,上线尽责活动16场次,覆盖造林绿化、抚育管护、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3月12日,市慈善联合总会与中共临沭县委、临沭县人民政府联办“3·12植树节暨榛子苗木捐赠仪式”,掀起全民植树热潮。3月17日,县四套领导班子联合县直部门、驻沭单位200余人在环翠路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植蜀桧10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0亩。县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开展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揭牌及植树活动,县直机关工委多个党支部开展植树党建活动,累计栽植苗木5000余株。县妇联、民间林长、各街道社区单位等社会力量积极组织开展造林、宣讲、抚育等活动,临沭街道中心小学“植绿护绿”、白旄完全小学“拥抱春天守护绿色”等植树节主题活动广泛开展,通过课堂教学宣讲、浇水护苗等环节,培育青少年生态意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引导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参与义务植树,实现义务植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鼓励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捐资捐物、认建认养等方式履行植树义务,拓宽义务植树渠道。

严抓问题整改,筑牢造林防线。针对下发的31个疑似“弄虚作假”问题图斑,在前期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对2个由于部分苗木死亡造成保存率不高现象,建立“一图斑一方案”整改机制,进行补植造林1.6亩,全面完成整改工作。同时,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监督检查,抢抓春季造林时机,对采伐迹地、临时使用林地、幼龄林地进行不定期专项检查,督促各责任主体开展造林绿化、幼龄林抚育工作,确保造林数量不减少、造林质量不降低。

强化组织保障,推进工作开展。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造林绿化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工作各个环节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监督检查,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环环有专人、处处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对镇街林业站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政策解读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传达“科学绿化”“耕地非粮化”等政策要求,为造林绿化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