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修复 >> 国土绿化 >> 正文

临沂市林业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扎实推进“公益岗位+植绿护绿”体制机制建设

生态保护修复科    2022-03-28 

市林业局认真学习省委书记李干杰、市委书记任刚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以及“公益岗位+植绿护绿”的批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绿色沂蒙”为主题,以3.12植树节为重点,开展调查规划,依法依规造林,加大宣传力度,探索建立“公益岗位+植绿护绿”体制,扎实推进春季林业生产。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1549亩,其中人工造林604亩、人工更新和退化林修复945亩,186.5万人义务植树741万株。

一是规划编制科学绿化示范工程。春节前后,临沂市林业局依据国土“三调”初步成果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对大于15亩的荒山荒地,临沂城区、县城周边城乡结合部可造林绿化地块,高速、高铁沿线两侧500米范围的可造林绿化地块进行判读摸底。目前,各县区结合正在开展的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工作,将适宜造林绿化空间和位置落实到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有序安排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推动绿色沂蒙建设。2022年12月底,组织专门力量编制完成以“七线(重要交通干线)、十环(环临沂城区、环九县)、多片(荒山荒地)”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绿化示范工程规划,落实落细到每个造林小班和地块并组织实施。

二是开展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工作。省自然资源厅下发我市工作适宜性评估图斑168626个、面积175万亩。目前,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正在开展适宜性评估,形成初步评估成果,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研究提出2025年、2030年、2035年的森林覆盖率和林地保有量初步目标。下一步,将在经过县级自查、市级核查、省级检查汇总审核后按程序上报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尽快将造林绿化空间逐级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作为今后造林绿化任务“落地上图”的依据。

三是多形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3月10日上午,市委书记任刚带领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到河东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3月11日,副市长张秀丽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到费县国有祊河林场参加全市义务植树系列活动。市委办公室等市直部门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联谊点或共建点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3月12日,市绿化委员会发布《义务植树倡议书》,提倡各单位、各界人士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多种形式履职尽责、关爱造林绿化成果,积极投身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为绿色沂蒙建设贡献力量。12个县区领导班子成员与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义务植树。在参加传统实体植树同时,兰山街道砚台岭社区党委、曹家王庄社区、临沂第十一中学等企业、社区还积极参加“在益起.蓝天责任 云植树行动”,通过在线认养、线下专人种养形式,在阿拉善沙漠地区开展为期3年的植树和养护活动。截止3月25日,我市认养梭梭树5935棵。下一步,将定期督导县区用足用好市级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森林植被恢复费和市级林长奖补资金,围绕新造林、退化林修复、乡村绿化美化、农田林网建设、造林管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工作打造精品和亮点,筹备召开春季、雨季林业生产现场会,推动全市造林工作扎实开展。

四是积极推进“公益岗位+植绿护绿”体制建设。为贯彻落实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借鉴推介济宁市创新荒山造林模式,扎实推进群众稳岗增收经验做法的通知》和3月19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临沂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精神,3月22日,市林业局印发《关于做好“防火巡林”“植绿护绿”乡村公益性岗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以此为契机,科学测算所需公益岗位数量,积极对接人社部门多争取岗位,配合做好公益岗位组织实施。3月25日,市人社局、市林业局在全省率先联合印发《关于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作用,做好“防火巡林”“植绿护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原则上每千亩林地配备2名左右乡村公益性岗位,协助开展植绿护绿和防火巡林工作。明确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设立乡村公益造林绿化服务队,配合做好防火巡林、植绿护绿工作,努力实现荒山增绿、群众增收、公益增岗互促共赢。各县区可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合理调剂使用。下一步,市林业局将督促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抓紧对接人社部门,4月底前科学测算并确定“植绿护绿”和“防火巡林”公益岗位数量,进一步界定岗位职责,做好业务培训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探索建立植绿护绿和防火巡林长效体制机制。县区以乡镇为单位设立乡村公益造林绿化服务队,配合做好防火巡林、植绿护绿工作,努力实现荒山增绿、群众增收、公益增岗互促共赢。市里每月30日前调度汇总各县区工作推进情况,及时推广宣传县区的好做法,通报工作进展缓慢的县区,促进工作扎实开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