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陵县以创建山东省绿化模范县为契机,大力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造林,涌现出玉清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玉清合作社)、金岭镇西发万亩生态林果基地(西发林场)和山东邓王山等一批新兴造林主体。社会力量造林一改过去的自发性、粗放型和规模小等特点,向自觉性、集约化和规模化等方向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立足实际,准确定位。玉清合作社周围三面环山,一面亲水,民风淳朴。王玉清带领当地农民通过整治荒山坡地,治理水土流失,走合作社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林果之路,欲将其发展成为集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西发林场立足山多地少的特点,借助长新桥水库丰富的水资源优势,顺应社会对生态的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科技领先、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力建设集观光、旅游、采摘、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林场。
2.综合开发,科学规划。在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兰陵县新兴造林主体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制定了科学的长远规划。玉清合作社已种植葡萄600多亩,大樱桃400多亩,油桃、黄金梨等3400多亩;按照总体规划设想,在三期工程开发建设已初步完成的基础上,周边环境改造和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西发林场已建成石榴“榴开百子圆”、板栗“立子创业园”和葡萄“多多益善园”等园区,计划到2015年,建设丰产林、优质桃、丰水梨、苹果、核桃、樱桃等“万亩经济林果基地”,并配套建设长新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邓王山项目经过两年的建设,已栽植紫薇、女贞、木槿、银杏和黑松等苗木六百余亩,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符合前期使用要求,计划明年再种植一千亩楸树、皂角等苗木,实现树种多样化;跑马岭浴场、西山水库、微电影基地等也将于2015年完成。
3.企业反哺林业,“先富”带动“共富”。西发林场由上海西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兰陵长新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建;邓王山由山东史贝美肥料有限公司承包,山东邓王城旅游有限公司承建;玉清合作社的创始人王玉清也曾在建筑行业打拼多年。企业为流转土地、营林造林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林业开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同时带动当地人们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玉清合作社今年仅葡萄销售就使1100多户社员人均收入近两万元;以西发林场为主体的兰陵长新湖流域林果生产观光旅游项目建成后,也将安置当地5000余名农民就业;邓王城旅游有限公司的经理朱先生展望邓王山发展前景时曾自豪地说:“以山养山、持续发展、聚集人气、聚集财富,让邓王山早日成为史贝美集团的又一支柱,早日成为人们理想的休闲度假村和当地人心目中向往的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