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果品、罐头是平邑的三大特色经济产业,其中中药材(金银花)和果品在平邑的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种植面积和产能的不断增加,由于只重产量,忽视品牌效应的提升,中药材和果品产业面临着有产量、无销量、有数量、无质量的尴尬,让平邑县中药材和果品业久居“闺中”无人识。
2002年,在非典疫情流行期间,群众了解到金银花的药效,使在国内本不出名的金银花价格一夜之间暴涨十几倍,农民培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流峪、郑城、临涧、白彦、保太等乡镇的田间坝头都种上了金银花及其他中药材。平邑县流峪镇鑫城村金银花种植户孟庆启高兴地说:“由于今年天旱,俺家的金银花减产了一半还多,亩产也就100来斤。好在咱平邑金银花名声在外,很多客商来抢购,价格现在涨到了50多块一斤,比去年高了两成多,收入也翻了一番” 。
“武台黄桃”和“天宝山山楂”种植区,前些年果农们没有统一的组织来管理,都是单个为战,有规模但形不成联营发展,产业现况和中药材差不多,仅限于县内自产自销,尽管果农们汗水流了不少,可腰包就是鼓不起来。用果农刘进喜所讲的那样,“年年种果树,白天一身汗,夜里天天盼,希望有个好收程,收成来了,可果子太多又卖不出去,真是愁白了头”。
位于平邑县地方镇的罐头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已形成以地方镇镇驻地为中心,周边辐射36个行政村的产业聚集区。平邑县将其列为县里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国际罐头集散地。
三个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持有闻名全国的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也是制约三个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县委、县政府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三个产业申报注册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3年的努力,“平邑金银”、“武台黄桃(两件)”、“天宝山山楂”先后取得了4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水”罐头取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一时间,久居沂蒙山区的中药材、果品、罐头走向了全国,全国各地的客商、订单扑面而来,农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目前,平邑金银花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干花1750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武台黄桃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年产量10多万吨;地方罐头加工及相关企业120余家,出口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37家,中国罐头十强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