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雨季以来,沂南县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抢抓有利时机,开展雨季造林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造林专业队13支、680人,完成雨季造林3000亩,栽植侧柏、黑松等绿化苗木60余万株。在今年时间紧、任务重、雨量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争取完成市局下达的造林任务。
一是提前准备全力抓好雨季造林工作。首先,搞好动员,做好造林准备工作。把荒山造林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责任到村、到人;组织力量托清苗木底子,提前确定苗木流向,一旦阴雨连绵,立即调运到位,不误时节。其次,适时发动,突击造林。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抓住每一次降雨过程,及时组织劳力上山造林。三是严把造林质量关。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第一线,把好整地、苗木质量、栽植关,提高造林成活率。四是要雨季造林和封山育林有机结合起来。造林的同时注意落实封育措施,边造边封,封造结合,确保一次成功。
二是切实抓好市直部门荒山绿化示范点建设工作。市直部门荒山绿化示范点建设工作是带动全社会荒山绿化的重要途径。搞好这项工作是今年雨季造林的重要一环。下一步县林业局将和各有关乡镇、村一起积极与市直部门联系沟通,为他们搞好服务,争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发的绿化任务,并以此示范带动全县荒山绿化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努力做好上级财政拨款的造林工程项目。积极借鉴兄弟县区工程造林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从工程招标、开工、施工、监理、督导、包扶、整改、验收、拨款等环节严格落实责任,确保每一项造林工程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完成,真正发挥上级财政资金的作用,达到造一片林,绿一片山的效果。
四是政策引导积极拓宽荒山绿化资金投入渠道。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在全县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为支撑,广泛宣传,积极引导,鼓励造林主体特别是承包大户采用多元化投入机制,以规模创造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以促进全县荒山绿化工作的开展。
五是全面提高荒山造林质量。一是大力推广应用林业先进实用技术。针对现有荒山土层瘠薄,绿化难度大的实际,积极推广应用容器育苗特别是轻基质无纺布苗木、地膜覆盖、生根粉、保水剂等旱作造林技术,有效提高荒山造林质量。二是要严把苗木质量关。对于造林所需的苗木,制定专项标准,就近育苗购苗,就近造林,重点工程造林项目全面实行容器苗造林。三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同时根据立地条件不同,大力营造混交林,合理栽植生物隔离带,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
六是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对生态脆弱的荒山、裸岩,全面实行封山育林;深山、远山、高山,有计划的实行封山育林;新绿化的荒山,至少五年内实行封山育林。在正确处理好封山育林与群众生产、放牧关系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封禁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人畜破坏,确保封育效果。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好来之不易森林资源。
七是落实管护措施,确保绿化效果。接受往年栽树不成林,受牛羊等牲畜破坏的教训,今年我们在造林之前就做好管护工作,对将要造林的荒山,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管护措施,找好管护人员,签好管护协议,制定奖罚措施,强化新造林地的管护责任,看好林地不受破坏,确保新造幼林正常生长。同时在植树村庄印发“封山育林公约”、“村规民约”等有效的护林办法,制约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保护和促进荒山造林工作的成效。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沂南县将结合本次会议精神和市局要求,借鉴兄弟县区好的经验做法,我县将努力克服今年雨季降雨量偏少、造林难度大的困难,组织再精细,措施再加强,力度再加大,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造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