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市国有林场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激活内生动力

场圃站  佚名  2014-07-23 

作为全国林场改革试点市,自2011年以来,临沂围绕山绿、场活、人富下功夫、做文章,今年1月,市政府又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扶持林场发展,全面激活林场内部的生机和活力,积极探索创新经营发展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林场改革发展新路子,使全市国有林场经营综合年收入达到3000万元,国有林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发展以非木质林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林下经济

一是林果模式。在林场地势平缓、土壤条件较好的丘陵、山谷等地,发挥林场技术、管理优势发展优质林果产品。平邑县国有天宝山林场大力发展山楂种植,天宝山山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成为拓宽林场收入的重要来源。二是林菌模式。在林间空地开展香菇、双孢菇、灰树花、黑木耳等食用菌养殖。沂水县国有沂河林场开展食用菌养殖,每亩林地收入达到5000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食用菌养殖5000多亩。三是林蔬模式。在林场内探索纯天然、无公害食用、药用野生植物茎、叶、花、果、菌类等的采集、采摘与加工。蒙山旅游区万寿宫林场与企业合作开展松菇、香椿、桔梗、山野菜等的采集加工,成功打造蒙山鹰窝峰品牌特色产品。四是林禽、林畜模式。利用林下空间散养鸡、黑猪、山羊、林蛙、蝎子、鸵鸟、锦鸡等特色养殖。沂水县沂山林场林下养鸡面积达到500亩,费县大青山林场林蛙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临沭柳庄林场的林下黑猪养殖、费县祊河林场的鸵鸟特种养殖,都为林场发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现代林业

一是以木材储备为主的优质用材林培育。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河滩、平原林场大力发展优质用材林培育,建设木材储备基地。费县国有祊河林场开展森林认证面积6000亩,初步建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木材储备基地。二是推行森林保险。有效保护国有森林资源,积极分散林业风险,保障生态安全,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进入国有林场生产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森林保险业务,现已有25万亩国有公益林参加保险试点。

三、发展以珍稀树种、乡土树种为主的林木良种繁育

充分利用国有林场资源、技术、管理优势,重点繁育杜仲、楸树、乌桕、蒙山杜鹃、甜茶、梓树等稀有乡土树种,黑松、侧柏等生态造林树种,黄栌、紫叶李、五角枫等彩叶树种,以及特色花卉苗木培育。平邑县国有浚河林场自筹资金88万元新建苗圃180亩,培育各类优质绿化苗木9万余株,既增加了林场收入,又为林场造林提供优质苗木来源。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苗圃2000多亩。

四、发展以弘扬生态文化、保护生态为主的森林旅游

以蒙山区域为中心,大力开展以保护和科普教育为主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普及森林知识,倡导生态道德,传播生态文化;以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重点打造以弘扬沂蒙精神,体验红色传奇革命传统教育旅游带。蒙山旅游区依托蒙山文化之源、颐养之源、生态之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养生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着力打造蒙山高端调养中心、蒙山生机(养生)度假营、蒙山养生学院、蒙山养生博物馆、蒙山论健等系列养生创意产品。2012年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中国森林公园发展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三十个之一,2010年费县塔山林场、2012年蒙山旅游区万寿宫林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分享